立即了解學習英文

立即了解學習英文

內容來自中時電子報

尹啟銘專欄-稅改建言 豈可只見秋毫未見輿薪

中央研究院6月6日發表《賦稅改革政策建議書》,依媒體報導,研議小組召集人王平院士對稅改建言竟然表示「民氣可用」,全國最高學術機構不思追求最高學術水準,卻要訴諸民意,豈不令人駭然!該108頁的建議書,有關企業營利事業所得稅(營所稅)部分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逐步廢止不當租稅減免;其次是營所稅由現行17%提高到20-25%與韓國及歐盟相當的規格;三是研發投資抵減應針對有技術創新的產業,而非普遍性的減免。據其探討分析資料,該等建議的立論主要植基於幾項簡單的比較與結論,包括:我國企業租稅負擔率(營所稅/GDP)偏低、租稅減免嚴重侵蝕稅基,以及企業獲利應合理回饋所屬員工及社會等。略讀前述建議與分析,立可發現其中存在若干重大值得商榷之處。在租稅優惠措施方面,該建言完全忽視租稅減免措施所創造的經濟效益或擬達成的政策目的。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報告就指出,基於租稅政策可以促進經濟成長與繁榮,每個國家的租稅制度不可以被切割單獨研擬;租稅體制與稅率對生產力與投資地點的決策有重大影響,大部分的租稅對競爭力都會有所衝擊。幾年前美國托福家教 英文會話 補習歐巴馬總統指出「委外工作轉回美國方案」,為了促使製造業回流美國,其所提供的租稅優惠就包括:遷廠成本抵減、投資抵減、研發抵減、運輸工具抵減、生產抵減。OECD國家為了扶植新創企業,採行租稅優惠、補助及基金參與股權投資等財政工具者越來越多,工具種類也越來越多元化。因此,該建議書最主要的問題是未作系統性的分析,只看到12年間租稅減免累積多少,完全不去研究創造多少經濟效益。中華經濟研究院曾經利用財政部2004-07年統計資料研析,《促進產業升級條例》在該期間讓國家稅收減少988億元,但同時創造收入1,193億元,租稅淨效益達205億元,並且誘發投資增加2,477億元,帶動就業增加14.1萬人,GDP增加4,792億元,不僅確實產生重大經濟效益,亦具經濟租稅效果。其次是營所稅建議由17%提高到20-25%的部分,建議書也缺乏有力的論述,例如為何要提高到20-25%的水準?北美營所稅平均為33%、OECD為25.32%、全球平均為24.08%,但是新加坡為17%、香港為16.5%,建議20-25%的考量難道只是為了取其平均?此外,各國制度不同,單以營所稅率的高低來建議提高營所稅率,論述基礎相當薄弱。營所稅只是企業租稅負擔的一部分,企業對政府及社會的負擔還包括退休金提撥、勞工保險、全民健保等社會保險。如果將企業營所稅加計社會保險作為總租稅負擔率,我國為34.8%、南韓29.8%、新加坡27.6%、香港23.0%,我國為四小龍之冠。因此,談企業負擔,不能只見秋毫,卻不見輿薪。至於研發投資抵減應只針對有技術創新的產業,亦是令人不解。產業界都知道,只有夕陽產品,沒有夕陽產業。即使是傳統產業,只要肯投資研發,都可以創造第二春。更何況,哪些是有技術創新的產業?如何定義?誰來定義?在在都是可議之處。中研院既是最高學術機構,政策建言具有舉足輕重的分量,為政府施政重要依據。但若是各項建議內容膚淺、必須訴諸民意,那可是會貽害國家社會,豈可不慎!

新聞來源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04000059-260202
    如何學英文發音 線上看電影學英文學英語的好方法 會話的英文英文課程 國小數學家教國際美語 gept英檢新竹 英語會話 英文 toeic多益初級 英語問候time雜誌學英文 學英文推薦書英語檢定 電影學英文免費學英文的網站 銀行英文會話小朋友學唱歌 英檢

arrow
arrow

    francisco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